如今不少網約車司機都是通過租車開展運營,租車公司與司機間的合作本需雙方相互配合、依規行事,但偶爾也會因遠程鎖車等問題引發糾紛。最近,就發生了一起典型的租車矛盾。
或許是情緒激動,司機隨后將垃圾桶拖至租賃車輛旁,向車內的主駕、副駕及后座傾倒了大量垃圾,還明確表示 “押金我也不要了”。
底下不少評論質疑司機為啥會被鎖車,也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被租車公司坑的經歷
但無論如何,事件中司機的處理方式顯然不可取,不僅沒能解決鎖車問題,反而可能給自己帶來額外麻煩。其實遇到遠程鎖車這類情況,保持冷靜、按流程理性應對才是關鍵,具體可以分這幾步來做:
第一步,優先留存關鍵證據。無論被鎖車時身處何種場景,首先要做的是固定證據 —— 拍下車輛無法啟動的現場狀態、記錄下鎖車的具體時間,同時找出與租車公司簽訂的合同、以往的租金繳費記錄,以及雙方此前溝通租金、用車范圍等事項的聊天記錄。
這些材料能清晰證明自己是否按約定用車,也是后續和租車公司溝通、甚至維權時的重要依據,避免后續因 “無據可依” 陷入被動。
第二步,及時聯系租車公司明確鎖車原因。證據留存后,盡快撥打租車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,或聯系平時對接的工作人員,主動詢問鎖車的具體理由,比如是因租金未按時繳納、車輛超出了合同約定的運營區域,還是存在其他違規情況。
溝通過程中建議全程錄音,把對方提及的鎖車依據、是否提前履行過通知義務等內容記錄下來,防止后續雙方對溝通內容產生爭議。
第三步,根據鎖車原因針對性溝通解決。如果確實是自身存在問題,比如一時疏忽忘了交租金,可主動和租車公司協商補交的時間,同時說明自己的運營需求,請求對方先解鎖車輛,減少因鎖車對正常運營造成的影響;
如果是租車公司未提前通知就直接鎖車,或者鎖車理AC米蘭官網由不符合合同約定,這時候可以明確告知對方《民法典》中 “承租人按約定使用租賃物時,出租人不得妨礙其使用” 的規定,要求對方立即解鎖車輛,若因鎖車已經耽誤了訂單、造成了經濟損失,也可依法提出賠償訴求。
第四步,協商無果時走正規維權渠道。要是和租車公司多次溝通后,對方仍拒絕解鎖車輛,也不解決糾紛,此時不必陷入僵持,可以撥打 12315 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,或向當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反映情況,這些部門會協助調解雙方的矛盾;
如果鎖車時間較長,已經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,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,向法院提起訴訟,借助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像事件中司機那樣往車內倒垃圾的做法,看似是 “發泄情緒”,實則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—— 這種行為屬于故意損壞租賃車輛,不僅要承擔車輛的清潔費、維修費,若垃圾導致車輛內飾嚴重受損,還可能面臨額外的貶值賠償,完全是 “得不償失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